<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随州——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 发布日期:2018-01-0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随州日报
        • 审核: 杨文明

        2018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等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湖北现代化强省建设统一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狠抓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实干推动,着力做强实体经济、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圣地车都”建设,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加快迈向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8%,实际利用内联资金增长10%、利用外资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物价形势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控制等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随州,我们将坚持“产业兴市、质量强市、创新活市、生态立市”,切实把握以下几点。
          ——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
          ——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

        2017年工作成绩
          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以上。节能减排等控制性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一)转型升级重点突破。启动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汽车机械产业产值增长2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5%。
          (二)产业发展协调并进。全力稳固农业基础,粮食总产保持增长,食用菌、畜禽、优质粮油、木本油料、茶叶等产业加快壮大,中粮33万头生猪项目建成投产,随县被授予“中国稻米油之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企业达到210家,获评省示范镇3个。
          (三)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召开全市项目建设“比拼赶超”现场会,全年新开工项目206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90亿元、增长16.5%。
          (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落实,累计为市场主体降低各类成本25.98亿元,企业亏损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下降15.8个和2.9个百分点。
          (五)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科学优化区域布局,城乡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完成编制审批,成为“湖北样本”。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中心城区实施重点项目93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六)生态优势不断彰显。全面推进城乡绿色革命,加快“一轴一环三片”生态布局,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二期、擂鼓墩遗址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游园建成使用,中心城区新增绿地84.5万平方米,曾都区“两大片两条线”生态走廊、随北百里风光走廊、广水北三镇生态画廊、高新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成果显现。
          (七)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121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0.1%,增长5.3%。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省定年度脱贫目标圆满完成。稳定扩大就业,增发创业担保贷款近8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16万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治理了一批基层“微腐败”,营造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务环境。

        2018年办好八件民生实事
          (1)促进就业创业,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00万元,扶持创业500人,创业带动就业2000人。
          (2)实施安居工程,全市改造棚户区7228户,公租房分配入住率达到9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改造棚户区5100户;开展物业小区专项整治,推进3个以上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发放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3亿元,支持新市民住房消费。
          (3)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实施2至3个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完成烈山大道中段临街立面包装,改造维修30座城市公厕。
          (4)改善城镇水环境,提标升级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中心城区东护城河改造等黑臭水体治理,确保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营运。
          (5)继续缓解交通拥堵,建成水一桥、水一桥、实验小学及大润发人行天桥,推进桃园大桥建设,畅通聚玉街、花溪巷等城市微循环;新建5处城市停车场,增加停车位1500个。
          (6)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投入5000万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扩建东城文峰塔和蒋家岗学校,建成高新区云龙小学;新建白云湖初中和南郊擂鼓墩学校,确保2019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筹措资金4700万元,资助5万人次家庭困难学生。
          (7)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新建100个乡村、社区文体广场,开展送戏下乡300场、戏曲进校园600场;启动擂鼓墩遗址保护区建设。
          (8)加强治安防控设施建设,中心城区新增A类公众视频探头200个,建成人像识别系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不断增强治理服务能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二)依法行政重监督。
          (三)上下同心聚合力。
          (四)改进作风提效能。
          (五)清正廉洁树形象。

        2018年重点工作
          紧扣转型发展全力以赴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
          致力打造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千亿元产业。加快壮大专汽产业集群,力争产值增长15%以上。依托30公里专汽长廊,引导资源要素聚集,规划建设智能专用车、应急装备等产业园。强化规范整顿和行业自律,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让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逐步享誉世界。
          致力打造农产品加工千亿元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来自炎帝故里的馈赠”系列农产品区域品牌,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产品(食用菌)优势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拓展农业产业链条,促进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
          致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旅游+、+旅游”为方向,加快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积极培育寻根游、生态游、研学游、工业游等旅游新业态,大力营销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开发旅游商品。
          致力打造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生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发展互联网教育、移动医疗、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谋划实施光伏、生物质发电项目。
          紧扣提质增效全力以赴做强实体经济
          加快壮大工业支柱。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风机制造、晶体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重点推动星化工、东合新能源汽车、常森汽配、金龙复合材料、导航陀螺仪等项目建设。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规模企业50家以上,支持企业争做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壮大特色种养业,确保食用菌生产稳定在3亿袋左右,扶持推广香菇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新模式,力争规模达到1000万袋,惠及菇农5000户以上,支持随县争创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加快建设优质粮、蔬菜、木本油料、茶叶、蓝莓、花卉苗木等规模化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肉鸡、生猪、肉牛三大养殖业和小龙虾、花白鲢两大水产业。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积极适应消费趋势新变化,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4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拓展商贸服务业,畅通城乡流通网络,引进大型卖场和商业综合体,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深入开展“比拼赶超”活动,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

          紧扣筑牢底盘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
          突出项目招引,增强后劲支撑。推动央企、省企与我市企业合作重组,扩大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成果。开展安商暖商利商行动,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督办考核,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实际利用内联资金32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
          强化项目谋划,优化投资结构。超前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做实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城南国际物流城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落地开工。
          推进项目实施,促进增产达效。重点推进汉十高铁、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确保程力二期、毅兴智能、双剑风机、正大熟食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实施绕城南路地下综合管廊等PPP项目,加快南北外环一级公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基本建成浪河至何店一级公路。
          健全项目机制,保障要素供给。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继续强化领导包保、五星管理、集中开工、现场观摩、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推广曾都区周六现场办公制,定期会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

          紧扣全面小康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
          在协同推进上强责任。围绕实现2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7万贫困人口脱贫销号的目标,强化各级各部门及“一把手”主体责任,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建立和落实驻村干部督办、召回等制度。整合中国社会扶贫网和随州扶贫云平台,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
          在产业扶贫上出实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劳动增收、就业创业致富,避免养“懒汉”。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推广“政府、银行、保险、合作社+贫困户”的“四帮一”产业扶贫模式,实施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精准扶贫工程。
          在落实政策上不走样。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加快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深度贫困村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完成拆旧建新任务,确保稳得住、可脱贫。落实教育、健康和社保兜底等政策,探索资产收益和生态补偿扶贫等途径。

          紧扣动能转换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开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五大任务”,聚焦“破、立、降”,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以创新转型增强新动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力争为企业再减负2亿元以上,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大“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进神农云建设,促进数据通、业务通,尽快实现“一网覆盖、一次办好”目标,力争让群众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汉口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随州,力争全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20亿元。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利用产业引导基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创新政府增信模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完善随州口岸功能,加强大通关建设,争取设立公用型保税物流中心。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湖北自贸区建设,不断扩大专用汽车、食用菌、茶叶、通讯电子等产品出口份额。

          紧扣生态宜居全力以赴建设美丽随州
          抓扩容提质,让城市更有品位、管理科学精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围绕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投资112亿元,建设中心城区重点项目77项。完善城南和淅河片区路网,新建明珠东路、白云大道北段等城市道路,改造汉东路中段、烈山大道中段等主干道。加快市委党校新校园、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综合体、随州中心客运站、大隋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便民市场,改造老旧零售菜市场,新建草店子街净菜市场。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的核心区、创新转型的先行区、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区、高端人才的集聚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区,统筹谋划城南新区高铁新城建设。
          抓乡村振兴,让农村山清水秀、农民安居乐业。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三乡工程”,促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加强支农资金整合使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
          抓绿色发展,让自然宁静和谐、环境持续改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蓝天工程”,持续开展“两禁、三控、四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让随州呈现更多高颜值的蓝天白云。实施“碧水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行“一河一策”。实施“净土工程”,启动土壤污染详查,制定实施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继续推进矿山复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增绿工程”,深入推进“一轴一环三片”建设。

          紧扣普惠发展全力以赴谋求民生福祉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缓解“大班额”问题。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提高办学质量。重视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深化健康随州建设,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着力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七统一”,扩大参保和支付范围。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强化技能培训,继续开展“神农工匠”评选。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新登记市场主体3万户以上。
          着力强化人才支撑。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建设,落实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大力开展“我选湖北·聚才随州”行动。高标准推进“一园十基地”建设,抓好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和人才培育服务。
          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挖掘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大力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办好戊戌年寻根节和编钟出土40周年纪念活动,推进编钟音乐文化之都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紧扣和谐稳定全力以赴共建共治共享
          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深化实施“三民工程”,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发展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机构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单独设立安监站。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进一步打造平安随州。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推进信访维稳法治化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护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