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曾都区洛阳镇千年银杏谷景区青翠欲滴。古树枝头,绽放的新叶随风摇曳,为村庄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在该镇九口堰村百美驿站施工现场,去年下半年开建的一栋小木屋已基本建成,在青山的掩映下,显得古朴而清新。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特色产业鲜明、服务配套完善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这是曾都区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坚持在“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和“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中找准目标定位,全域一体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全视野谋划,锚定建设蓝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规划是发展的引领。如何勾勒美丽乡村建设蓝图?
曾都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编制并出台了《曾都区乡村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坚持重点突破、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工作思路,倾力打造“一片三轴”,即以千年银杏谷示范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为引领,连片成串建设宜居、宜游、宜农美丽乡村示范片。以万店G240国道、北郊街道新316国道、南郊街道G240国道随小线“三轴”布局美丽乡村建设,系统打造市级11个示范村和44个整治村,构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既打造“风景”、又建设“全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坚持“无规划、不建设”,该区实行“乡贤绘草图,专家出蓝图”,采取“村公示知晓、镇集体过堂、区联合会审”三级把控法,从严把控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审批,使美丽乡村建设既尊重村民意愿,又兼顾地域特色。注重挖掘总结曾都民居风貌特色,推行农民建房带方案审批,从根本上传承曾都民居建筑风貌,并形成新的美丽民居。在洛阳镇小岭冲村孔家大湾看到,当地民居改造包装延续当地传统风格,融入自然山水格局,呈现特色之美。该村村庄规划入选“全省美丽乡村村庄布局规划典型案例”。
坚持多元投入系统发力,曾都统筹整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美丽乡村省级奖补项目、农田、水利、金山银山示范县等项目资金,2021年实施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提升项目37个,总投资8600余万元。2022年谋划实施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提升项目42个,总投资7800余万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坚持上下一盘棋,曾都坚决扛起“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区委、区政府先后专题研究美丽乡村建设10次,召开现场推进会2次。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行“月督办、季拉练、年考评”,将该项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营造出比拼赶超的浓厚氛围。
全地域打造,绘出美丽画卷
在曾都区府河镇四五咀村易氏祠居民点看到,房屋错落有致,村庄干净整洁,池塘碧波荡漾,四处鸟语花香,一幅秀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坚持全地域打造,展现曾都乡村特色。该区以“一片三轴”为纽带,面线点结合,向纵深拓展。该区大力推广洛阳镇“一舍一栏一柴房、一园一院一灯光、一桶一厕一花坛、一湾一路一故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十二个一”经验,不搞大拆大建,对破旧房屋“拆废、修旧、补残”微处理,脏乱环境“理乱、扫净、增绿”大整治,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画般田园生活。
2021年何店镇、洛阳镇、府河镇千年银杏谷示范片34个村、2022年万店镇、何店镇、南郊街道、北郊街道、城南新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21个村,以千年银杏谷、现光山全域旅游为媒,以青山秀水为介,拓展延伸旅游链条,将“一院一处景”“一村一特色”连成“一线一风光”。府河镇枣树坳村、白河滩村、洛阳镇邱畈村、胡家河村、揭家村等注重生态立村,宜居又宜业;万店镇小河沟村、何店镇谌家岭村、南郊街道邓家老湾村、北郊街道汲水河村等村注重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相融合,提升了美丽乡村品位。
建得好打基础,管得好利长远。曾都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由“战役性”向“常态化”转变,由“一时”向“平时”转变,由“清脏”向“治乱”拓展。
该区制定出台了《曾都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定为“村庄清洁日”,发动村民进行大扫除、大清洁,推广“齐动手、扫干净、摆整齐”经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长期保持。推进城管下乡全覆盖,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生态治理。
守护绿色生态。该区4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及10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营,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3个镇中心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行,村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全区创建国家森林乡村5个、省级绿色示范村31个、市级绿色示范村14个。美丽乡村建设厚植绿色发展福祉。
推动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互为促进。该区全面实施以“七补齐”(补齐布局规划、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七个方面短板)为主要内容的“擦亮小城镇”行动,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乡村振兴的龙头、服务村民的区域中心。
全方位统筹,做好结合文章
4月中旬,在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看到,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乡间田野,村民们正忙碌地进行棚内管护。该村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既要“面子”美丽,也要“里子”厚实。曾都因地制宜,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统筹生态旅游等特色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发挥生态优势,唱响全域旅游。洛阳镇聚焦金色银杏、红色文化、古色村落、绿色生态“四色”优势,积极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组织实施“百美村宿”项目建设,以民宿为契入点,集中力量打造文旅融合示范片。
发展美丽经济,加快富民强村。该区坚持农业龙头带动,累计发展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鼓励村民背靠“美丽乡村”,做强“美丽产业”,围绕“看、吃、住、游”做文章,培育精品民宿4家,休闲农业17家,南郊街道盛亩园、北郊街道开心农场等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积极探索“乡村人民公司”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该区66个行政村发展了村级主导产业,占行政村总数的62%。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家庭农场39家,发展香稻11万亩,建设5万棒香菇种植基地32个,年生产香菇2800万棒,成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曾都健全完善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产业协会、民间技术能手等社会组织及个人作用,指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补齐基层基础。以建设“城乡融合样板区”为抓手,加快补齐乡镇道路、管网等基础短板,实施县乡道改造46公里,新建、提档农村公路100公里。新建两河口水厂及管网工程,铺设万店镇涉及19个村(居)委会的主管网20.74千米、支管网61.79千米、入户管网428.8千米及其他附属设施。全面提升城乡经济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365沙巴体育注册_365足球外围网站官网_我和黑大佬的365天知乎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