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聚力保障改善民生,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广度、加快社保改革进度、提升人才服务精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度、展现人社服务温度,确保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把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全力以赴稳就业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000人以上。优化调整到期稳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落实鼓励和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健全稳就业工作督导机制。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着力防范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适时组织开展就业补助资金第三方检查,强化资金监管。编制发布促进就业“十四五”专项规划。组织好全省就业工作先进表彰工作。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大力开展“我选湖北”计划,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协同组织“创业湖北”、“中国创翼”等创业大赛。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深化 “6+1”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持续开展“为农民工办实事”活动。开展退捕渔民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推动创业带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开展创业指导系列活动,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推进“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活动。按国家部署开展创业型城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完善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的用工服务和指导。搭建公共招聘直播平台,提升公共就业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扎实做好扶贫专项培训、工业园区培训、联合培训、创业培训等各项培训。建立365沙巴体育注册_365足球外围网站官网_我和黑大佬的365天知乎职业培训师资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深入开展《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实施人力资源市场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整治违法违规行为。
三、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健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迎接国家省级统筹考核验收。加强职工退休管理,完善政策把握口径,推进线上线下并行办理。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规范运行。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期评估,规范参保缴费。做好新办法计发和补发工作。启动离职人员补记年金工作。全面完成老机保与企保衔接,推进企保中符合条件人员与新机保衔接。
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能力。做好贫困人员养老保险扶贫相关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继续抓好退捕渔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工作。做好新老被征地农民政策衔接工作。
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省级统筹配套政策, 进一步健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体系。启动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开展公务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及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
强化失业保险保障功能。推进失业保险“畅通领、安全办”。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防控基金管理风险,深化“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继续开展养老保险提前退休问题专项核查和整改检查,依法严厉打击社保欺诈违法行为。
四、着力推进人才人事工作
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备案工作,加强对各类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的质量管理。规范技能人才项目申报、评选、考核。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深入推进技工院校“双品牌”建设。开展“技能中国”行动和技能提升质量年活动,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以工代训。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市政府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省政府专项津贴等各项专家的选拔管理工作。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做好院士专家服务工作。实施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加强博士后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培养,推进人才服务“一卡通”。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推进我市职称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人社部逐步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对接,进一步推广实行职称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按照国家部署,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政策。继续实施政策性扩招,做好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推进县乡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支持高校院所自主设岗、灵活引才,鼓励创新创业。规范实施考核奖惩制度,强化人事监督。
全面加强人事考试安全管控。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坚持不掉环节、不省步骤,牢牢抓紧疫情防控这条红线,同时不断加强考试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扎实做好考试安全工作。
做好全市表彰奖励工作。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配合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做好脱贫攻坚等重点项目表彰推荐评选工作。
做好全市工资福利工作。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成全市消防员首次套改工资工作。探索对“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计划”承训机构单列核增绩效工资总量政策落实。探索对急救和基层卫生试点单位“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政策落实。
五、有效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为重点,全面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湖北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推动我市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实名、分账、代发”等各项制度。认真应用湖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信息系统,强化动态预警、全程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加强日常执法监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定期公布重大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
强化劳动关系协调。加强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认真执行“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十百千计划、重点企业用工指导计划。积极推荐我市企业、工业园区、职工参加湖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
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在全省争创“十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发挥基层调解组织职能。建立“千名仲裁员服务万企”活动长效机制,推进企业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要素式”办案改革。探索开展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加强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监测预警。
六、深入推进人社领域行风建设
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质效。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推动人社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进“一窗通办”,实现省自建系统与省统一受理平台打通率 100%。深入开展“人社快办行动”,年底前全市县市区至少实现 10 个“一件事”打包办、20 个高频事项提速办、30 个异地事项跨省办。推动更多主题服务事项“一事联办”、更多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完善人社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全面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定“差评”事项处置流程,实现“好差评”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达到 100%。推行“局长走流程”,引入第三方开展暗访评估和满意度调查。
优化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便民服务。认真落实“23℃人社服务”标准,优化窗口服务,设立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对老龄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 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门建立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根据需要主动开展上门服务。
七、大力夯实人社基础工作
提高人社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人社工作信息化水平。实施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推广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应用,加快电子社保卡的签发速度。全力推进全省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在随州上线准备及实施工作。
加强人社工作法治化建设。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
做好规划、考核和统计工作。编制“十四五”规划。持续开展“就业综合指数”“社保综合指数”考核。加强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规范实施专项统计调查,加强统计工作考核,落实年度统计报表制度。
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压实舆情处置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规范和加强舆情处置工作。多形式、全方位加强人社政策宣传解读和典型经验、先进事迹宣传推广。持续推进“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
八、加强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转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人社工作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推进成果转化。加大人社系统干部培训,着重提高人社系统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